“滴滴打车”调查,你用得习惯吗?
发布者:浔阳晚报 发表时间:2016-08-22 浏览次数:3049近两年,一款类似电话叫车服务的手机打车软件风靡全国。对于手机打车的新方式,有人觉得方便,但其易被黑车司机利用成为从事非法营运的工具,一直饱受争议。如今,“滴滴打车”在我市境遇如何?对本地出租车市场是否有冲击?8月3日,浔阳晚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。
1、使用者冲着补贴下单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“滴滴打车”让的哥用手机等待乘客上门成为可能。它的操作非常简单,乘客只要下载该软件应用到手机,当想要用车时,只需在手机中点击“我要用车”,并发送语音说明具体位置和要去的地方,用车信息便会被传送到附近的哥手机中,的哥可以抢单并和乘客取得联系。对市民来说,方便了出行需求,的哥也可通过该软件快速搜寻到客源。
近日,记者通过走访的哥和乘客了解到,本地出租车市场从去年开始也大面积涌入“滴滴打车”软件。据的哥张师傅介绍,“滴滴打车”在去年确实很火,听说使用以后对司机有奖励,他周围很多年轻的哥都下载了软件,有人也确实赚了不少。不过,一些中年的哥没赶上趟儿。而后,打车软件对补贴措施进行了调整,奖励金额逐步下降或归零,人们使用“滴滴打车”的热情也大幅消退。现在,大部分下载了“滴滴打车”的司机,更多的是把其作为一款空闲时搜索客源的辅助工具。
2、优势明显弊端也突出
市民刘先生说,他外出办事经常打车,有时碰到急事或要去乡镇时,经常半天拦不到车,而“滴滴打车”正好能解决这些麻烦。此外,软件中还有路线查询功能,只要输入目的地,软件就会显示最合适的行驶路线,可以作为行车时的参考,避免司机绕道,对于在外地打车非常实用。可以看出,即便不考虑奖励或补贴,“滴滴打车”的广泛应用,给乘客带来的便利都十分明显。此外,对出租车司机来说,也可避免在路上盲目乱转,减少空载率,增加收入。
不过,“滴滴打车”也存在一些弊端。近来,有市民向记者反映,打车时经常发现有司机一边开车一边翻看手机,有的还配备了两部手机,一部专门用来查看“滴滴打车”,无疑给行车安全带来极大隐患。另外,对的哥而言,“滴滴打车”只相当于一个口头约定,有时乘客不一定会如约守候。
3、传统打车模式受冲击不大
据媒体报道,在“北上广”等大城市,由于“滴滴打车”发展势头迅猛,已经冲击到传统的招手打车模式。这些城市“滴滴打车”覆盖率较广,出租车司机几乎人人在用,因而造成这样一种现象:路上一辆辆出租车空驶而过,乘客招手就是不停,因为他们可能都在前往预约点的路上。
对于本地乘客来说,是否也会面临路边打车越来越难的一天?对此,记者在与司机沟通时了解到,就我市城市规模和出租车市场情况看,“滴滴打车”目前不太可能彻底代替原有的打车模式。现在,全市出租车基本能够满足市区乘客的打车出行需求。此外,针对本地老百姓来说,公交和电动车出行仍是首选,出租车只是作为公共交通的一种补充形式,加上人们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,因此使用“滴滴打车”的乘客数量不大,还未形成规模,目前处于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。